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范文精选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课;资料;研究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一般的模式是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从模仿性的运用到创造性的运用。要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观察课、实验课、游戏课;以理解为目的的讲读课;以理解、欣赏作品和积累为目的的朗读训练课、朗读欣赏课、背诵课;以训练读速为目的的默读课;以检查课外阅读为目的的阅读作品报告课、写作课;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口语交际课、说话课、演讲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练习课;以发展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为目的的探究课等。

什么是探究课?探究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对小学生能否上好探究课?怎样上好探究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探究课教学的意义

什么是语文探究课?语文探究课就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围绕一定的题目搜集资料,学习资料,分析资料,综合资料,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这种探究课和讲读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有固定教材,学生可以依据已有的教材去学习,学生的思维按教材的逻辑去思考;而前者恰恰相反,没有固定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及一些逻辑系统的材料,进行周密的思考,独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并能说明结论所依据的理由。探究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能力的过程,更是其发挥思维能力的过程,全过程主要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力。当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理智技能不能和成年人比较,也不能和中学生、大学生比较,不能以他们的终点作为小学生的起点。但是这种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应该在小学阶段加以训练。

语文探究课的教学目的及训练过程,主要在于形成学生训练有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投身于有价值的活动,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能力。因为在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分析、综合资料的实践中、练习中有所收获,即包含了能力的获得。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开放的、活跃的,学生由资料的研究而一步一步获得结果,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体现。

语文探究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的发挥,这里谈的自由不是随意的乱想,而是一种靠学生独立实践的行为,是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教师把着手教的“束缚”下逐步解放出来。当然,教育不是放手不管,教师要帮助考虑题目、提供有趣的材料、设备、工具等,以使学生能维持其独立的实践活动。

探究课可以促进学生细心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探究课的作用在于它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而做事要求进行思维或注意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是自然地学到一定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才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读写能力。

总之,探究课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二、探究课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要探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主要应结合课内学习进行。

1.结合语文课的探究题。一般有几类课题:(1)对某一作家的作品的研究。可以研究一篇作品,也可以研究几篇作品,如研究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写景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写物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写人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短篇散文的研究;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研究等。(2)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研究。如老舍写的《猫》、鲁迅写的《兔和猫》(主要是最后写猫的部分)、菡子写的《八只小猫》三篇作品的比较研究;又如巴金写的《海上日出》和德福芦花(日本)写的《海上日出》的对比研究等。(3)对诗歌的研究。如研究几篇新诗或对所喜爱的古诗的研究。(4)对作家传记、作品写作背景的研究。(5)对某一篇作品语言精华的研究,对某些成语的研究等等。

2.结合其他课的探究题。语文探究课的题目可以和各科联系,如和历史课联系,可以研究历史人物传记,可以研究历史上的某一事件,还可以研究历史文物等。和地理课联系,研究的课题就更多了,如自然环境的研究(河流的演变、气候的变化、林木的生长、沙尘暴的形成等);经济地理研究(物产、交通等);乡土地理、本国地理、世界地理都可以研究。和音乐界联系,可以研究音乐家的传记及作品等。和自然课联系,可以研究科学家的传记、研究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等。有时还可以根据生命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总之,和各科联系的研究,一方面是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而主要的是提高语文的读写能力和探索精神。

由谁来出题呢?一般开始由教师出题,一次出几个题目,由学生去选择。如果学生自己有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定题。

(二)搜集资料

1.必须掌握资料。学生的研究不能凭空去想,一定要有根有据地说明问题,用资料解决出现的问题。如要介绍作家的出生年代、社会、家庭背景,就要去读该作家的传记材料;如果是研究作品,就应该以作品为主,再搜集一些解释、说明、评价该作品的有关材料;若研究某一问题,就要围绕问题搜集资料。

2.资料来源。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通过观察、阅读书报和杂志、访问、回忆等。如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就要观察实物,记录出土年代、造型、原料、工艺、用途等,还要阅读一些书面资料,加以对证。经过研究,对其文化价值、历史意义作出判断。从哪一种途径获取资料,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资料来确定。如果学生对所研究的事物比较熟悉,能独立回忆事实,就不必去观察、访问,主要靠经过良好训练的记忆去回忆,要习惯于调用记忆中的材料。平时语文课和各科学习的内容如记忆在大脑中,会成为丰富的资料宝库。

如何认识书本资料?学生要做选择资料的练习,关键是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资料,根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来选资料,不能找一堆没有多少用处的资料来。教师要对学生研究的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学生指出该课题应到什么地方去找资料,切忌由教师或书本提供答案性的资料。作为资料的知识,是进一步探究的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根据学生研究的进度分几次提供,这样使学生遇到的困难可以及时解决。

(三)学习资料,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

材料到手不能马上使用,必须先进行学习,了解材料内容要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摘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部分。如研究某作家的作品,必须认真阅读作品,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特点等。

学习之后,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要点,得出结论。学生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在语文课内经常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能力及比较研究方法。例如,过去我在实验班中曾让老师给学生留过这样的作业:三年级的学生,当学完《瑞雪图》和《雨》两课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在记叙顺序、内容重点、观察顺序方面,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有的学生在笔记本上是这样回答的:

《瑞雪图》和《雨》两课,记叙顺序相同,内容重点不同,观察顺序不同。

相同点:两篇的记叙顺序都是按雪前、雪中、雪后,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不同点:1.《瑞雪图》重点写雪后;《雨》重点写雨中。

2.《瑞雪图》由远及近地写;《雨》同近及远地写。

又如当学生学完《赵州桥》、《翠鸟》、《爬山虎的脚》和《壁虎》几课之后,让学生比较这几课是各抓住哪些特点把一种事物写具体的。在学生自己整理的笔记中是这样回答的:

《赵州桥》——作者是抓住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把事物写具体的。

《翠鸟》——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外貌和生活习性把事物写具体的。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的样子、怎么爬行和它的作用把事物写具体的。

《壁虎》——作者是抓住壁虎怎样捉虫把事物写具体的。

这种比较,就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分类和系统化,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归类、表解、编提纲的阅读方法,提高记笔记的能力,而且还学会比较、概括的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其实这就是初步的研究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使其遇到一定的困难。困难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刺激物,但又不是所有困难都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困难程度超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就会使其不知所措,影响其信心。困难的程度必须适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其处理这个困难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通过解决困难使学生有系统地进行思维,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写出研究报告

写研究报告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教给学生写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如,先写出题目,再写内容,内容要分段或分章节。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过程中随时记下学习结果,最后把学习结果加以概括,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研究报告。如有一学生发现门缝上糊了一条厚纸,风一吹发出“啦——啦——”的响声,感到奇怪。他和另一同学决定研究研究。于是到学校图书馆找到一本书《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他们学习后,又测试了厚纸片的弹性,还请教了老师。老师让他们把一把钢尺插在抽屉缝里,用手一拨,钢尺也唱起来了!这时两人明白了:风使劲吹厚纸片,有弹性的纸片颤动起来,发出了声音。于是二人合写了一篇题为《纸片唱歌》的小论文(见于连昶:《学会研究性学习》)。其整个研究过程就是先确定题目,再查阅书报,调查访问,观察实验,掌握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最后把研究过程和结果写成论文。

总之,探究课的全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

三、探究课的教学要求

探究课主要是学生独立进行研究,但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指导。

1.探究课一般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一学期进行一到二次即可,可以和作文课结合起来。开始时,一学期做一次,教师要多给与一些指导,使其成功,感到有收获,增强信心,提高探究兴趣,为以后的探究课打下基础。当学生做过一、二次后,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切忌抄现成材料。

2.教师要出好研究题目。提倡学生自己拟题,但开始时教师必须提供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第一,题目要小型多样,难易程度可以不同;第二,学生选题时要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使学生选的题目适合自己的能力。

3.探究课要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上。要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必须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每一步都要自己去实践,这样才能提高研究能力。教师要指导的是活动过程。

4.在时间上要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安排适当的课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但要循着学生的思路去指导。大量的研究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在空间上校内、校外相结合。

5.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必要时给予指导,或提出问题,或提供资料,或指导方法,或修改报告等。

6.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如剪报,记读书笔记,记书报索引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提出研究课题。

凡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探究课的指导,不是只凭会教教科书能完成的,还要平时多读书,多读报章杂志,遇到有关材料要随时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小学语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课;资料;研究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课的类型很单一,主要是讲读课。由于课的类型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课的类型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过程,一般的模式是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运用。从模仿性的运用到创造性的运用。要以此为依据,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课。如以感知为目的的预习课、观察课、实验课、游戏课;以理解为目的的讲读课;以理解、欣赏作品和积累为目的的朗读训练课、朗读欣赏课、背诵课;以训练读速为目的的默读课;以检查课外阅读为目的的阅读作品报告课、写作课;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口语交际课、说话课、演讲课;以运用读写方法为目的的读写练习课;以发展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为目的的探究课等。

什么是探究课?探究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对小学生能否上好探究课?怎样上好探究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探究课教学的意义

什么是语文探究课?语文探究课就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围绕一定的题目搜集资料,学习资料,分析资料,综合资料,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探究报告的实践活动。这种探究课和讲读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有固定教材,学生可以依据已有的教材去学习,学生的思维按教材的逻辑去思考;而前者恰恰相反,没有固定教材,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及一些逻辑系统的材料,进行周密的思考,独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并能说明结论所依据的理由。探究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能力的过程,更是其发挥思维能力的过程,全过程主要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力。当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理智技能不能和成年人比较,也不能和中学生、大学生比较,不能以他们的终点作为小学生的起点。但是这种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应该在小学阶段加以训练。

语文探究课的教学目的及训练过程,主要在于形成学生训练有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投身于有价值的活动,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能力。因为在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分析、综合资料的实践中、练习中有所收获,即包含了能力的获得。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开放的、活跃的,学生由资料的研究而一步一步获得结果,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体现。

语文探究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的发挥,这里谈的自由不是随意的乱想,而是一种靠学生独立实践的行为,是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教师把着手教的“束缚”下逐步解放出来。当然,教育不是放手不管,教师要帮助考虑题目、提供有趣的材料、设备、工具等,以使学生能维持其独立的实践活动。

探究课可以促进学生细心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探究课的作用在于它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而做事要求进行思维或注意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是自然地学到一定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才能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读写能力。

总之,探究课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二、探究课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课要探究的问题非常广泛,但主要应结合课内学习进行。

1.结合语文课的探究题。一般有几类课题:(1)对某一作家的作品的研究。可以研究一篇作品,也可以研究几篇作品,如研究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写景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写物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写人作品的研究;老舍先生短篇散文的研究;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研究等。(2)不同作家同一题材作品的比较研究。如老舍写的《猫》、鲁迅写的《兔和猫》(主要是最后写猫的部分)、菡子写的《八只小猫》三篇作品的比较研究;又如巴金写的《海上日出》和德福芦花(日本)写的《海上日出》的对比研究等。(3)对诗歌的研究。如研究几篇新诗或对所喜爱的古诗的研究。(4)对作家传记、作品写作背景的研究。(5)对某一篇作品语言精华的研究,对某些成语的研究等等。

2.结合其他课的探究题。语文探究课的题目可以和各科联系,如和历史课联系,可以研究历史人物传记,可以研究历史上的某一事件,还可以研究历史文物等。和地理课联系,研究的课题就更多了,如自然环境的研究(河流的演变、气候的变化、林木的生长、沙尘暴的形成等);经济地理研究(物产、交通等);乡土地理、本国地理、世界地理都可以研究。和音乐界联系,可以研究音乐家的传记及作品等。和自然课联系,可以研究科学家的传记、研究某种生物的生长过程等。有时还可以根据生命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总之,和各科联系的研究,一方面是提高思维能力,丰富知识,而主要的是提高语文的读写能力和探索精神。

由谁来出题呢?一般开始由教师出题,一次出几个题目,由学生去选择。如果学生自己有题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定题。

(二)搜集资料

1.必须掌握资料。学生的研究不能凭空去想,一定要有根有据地说明问题,用资料解决出现的问题。如要介绍作家的出生年代、社会、家庭背景,就要去读该作家的传记材料;如果是研究作品,就应该以作品为主,再搜集一些解释、说明、评价该作品的有关材料;若研究某一问题,就要围绕问题搜集资料。

2.资料来源。获取资料的途径可以通过观察、阅读书报和杂志、访问、回忆等。如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就要观察实物,记录出土年代、造型、原料、工艺、用途等,还要阅读一些书面资料,加以对证。经过研究,对其文化价值、历史意义作出判断。从哪一种途径获取资料,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资料来确定。如果学生对所研究的事物比较熟悉,能独立回忆事实,就不必去观察、访问,主要靠经过良好训练的记忆去回忆,要习惯于调用记忆中的材料。平时语文课和各科学习的内容如记忆在大脑中,会成为丰富的资料宝库。

如何认识书本资料?学生要做选择资料的练习,关键是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资料,根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来选资料,不能找一堆没有多少用处的资料来。教师要对学生研究的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学生指出该课题应到什么地方去找资料,切忌由教师或书本提供答案性的资料。作为资料的知识,是进一步探究的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根据学生研究的进度分几次提供,这样使学生遇到的困难可以及时解决。

(三)学习资料,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

材料到手不能马上使用,必须先进行学习,了解材料内容要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摘录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部分。如研究某作家的作品,必须认真阅读作品,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特点等。

学习之后,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要点,得出结论。学生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要在语文课内经常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综合能力及比较研究方法。例如,过去我在实验班中曾让老师给学生留过这样的作业:三年级的学生,当学完《瑞雪图》和《雨》两课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篇文章在记叙顺序、内容重点、观察顺序方面,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有的学生在笔记本上是这样回答的:

《瑞雪图》和《雨》两课,记叙顺序相同,内容重点不同,观察顺序不同。

相同点:两篇的记叙顺序都是按雪前、雪中、雪后,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不同点:1.《瑞雪图》重点写雪后;《雨》重点写雨中。

2.《瑞雪图》由远及近地写;《雨》同近及远地写。

又如当学生学完《赵州桥》、《翠鸟》、《爬山虎的脚》和《壁虎》几课之后,让学生比较这几课是各抓住哪些特点把一种事物写具体的。在学生自己整理的笔记中是这样回答的:

《赵州桥》——作者是抓住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把事物写具体的。

《翠鸟》——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外貌和生活习性把事物写具体的。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的样子、怎么爬行和它的作用把事物写具体的。

《壁虎》——作者是抓住壁虎怎样捉虫把事物写具体的。

这种比较,就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分类和系统化,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归类、表解、编提纲的阅读方法,提高记笔记的能力,而且还学会比较、概括的思维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其实这就是初步的研究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使其遇到一定的困难。困难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刺激物,但又不是所有困难都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困难程度超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就会使其不知所措,影响其信心。困难的程度必须适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其处理这个困难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通过解决困难使学生有系统地进行思维,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写出研究报告

写研究报告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教给学生写报告的要求和格式,如,先写出题目,再写内容,内容要分段或分章节。写报告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过程中随时记下学习结果,最后把学习结果加以概括,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研究报告。如有一学生发现门缝上糊了一条厚纸,风一吹发出“啦——啦——”的响声,感到奇怪。他和另一同学决定研究研究。于是到学校图书馆找到一本书《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他们学习后,又测试了厚纸片的弹性,还请教了老师。老师让他们把一把钢尺插在抽屉缝里,用手一拨,钢尺也唱起来了!这时两人明白了:风使劲吹厚纸片,有弹性的纸片颤动起来,发出了声音。于是二人合写了一篇题为《纸片唱歌》的小论文(见于连昶:《学会研究性学习》)。其整个研究过程就是先确定题目,再查阅书报,调查访问,观察实验,掌握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最后把研究过程和结果写成论文。

总之,探究课的全过程是开放的,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研究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

三、探究课的教学要求

探究课主要是学生独立进行研究,但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指导。

1.探究课一般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一学期进行一到二次即可,可以和作文课结合起来。开始时,一学期做一次,教师要多给与一些指导,使其成功,感到有收获,增强信心,提高探究兴趣,为以后的探究课打下基础。当学生做过一、二次后,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引用材料,切忌抄现成材料。

2.教师要出好研究题目。提倡学生自己拟题,但开始时教师必须提供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第一,题目要小型多样,难易程度可以不同;第二,学生选题时要适当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使学生选的题目适合自己的能力。

3.探究课要把重点放在研究过程上。要获得正确的研究结果,必须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真正活动起来,每一步都要自己去实践,这样才能提高研究能力。教师要指导的是活动过程。

4.在时间上要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安排适当的课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但要循着学生的思路去指导。大量的研究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在空间上校内、校外相结合。

5.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必要时给予指导,或提出问题,或提供资料,或指导方法,或修改报告等。

6.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积累资料,如剪报,记读书笔记,记书报索引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资料提出研究课题。

凡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探究课的指导,不是只凭会教教科书能完成的,还要平时多读书,多读报章杂志,遇到有关材料要随时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Abstract:Chineseresearchingclassisapracticalactivityinwhichthestudents,givenatopic,collectmaterials,andthengetaconclusion,andfinallywriteoutaresearchreport.Researchingclasscanpromotethestudents''''thinking,developstheirinterestinliterature;anditcantraintheirinitialresearchingability.Consistingoffoursteps:raisingaquestion,collectingdata,studyingthedatabeforereachingaconclusion,writingaresearchreport,aresearchingclassrequirestheteacher′shelptothestudentswhodotheresearchingjobalone.

小学语文范文第3篇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中美育得到了全面的阐述: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

一、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美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笔者以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如《春》、《台湾蝴蝶甲天下》、《火烧云》、《万里长城》、《黄山奇石》等。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之美,《忆铁人》体现风尚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体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如《火龙出水》、《会说话的灯》、《意想不到的灾害》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教师只从抽象的理性的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小学生很快丧失兴趣,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

二、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形象性

语文美育是以展示课本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或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严守纪律的,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

(二)情感性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描写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学时应把握李白当时的心情,层层推进,以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识,从而受到感染,领悟诗意。

(三)愉悦性

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对丑陋的现象产生痛恨,愤怒与不满的情绪反应,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创设和谐,欢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主动走进文章,而不是牵着学生去分析字词句。

三、语文美育的审美心理要素

(一)审美感知

感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知语言文字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开端,学生在对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发现美,在大脑中描摹作品的形象,体味文中美的章节,产生一定的审美价值,如在教学朱自清《春》一文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通过感官去感受朱自清所描绘的春天的“山”、“水”“花”、“草”、“风”“雨”,从而产生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审美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部和外部复杂而有系统的反映,儿童的想象力量相当丰富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想象来再现教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及生活场景,从而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产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篇》)的效果。自觉的审美教学操作在教学目标中同时认定审美目标,如在教学《忆铁人》,可抓住文中的第一部分“铁人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接待站”及最后一句“夜深了,铁人还在那里辗转反侧”展开想象,想象人们是如何找铁人谈心?铁人又是如何对待的?想象铁人在想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从中领悟到铁人的好品质,从中体会到风尚之美。

(三)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从感知,想象发展到审美理性阶段的心理活动,是理性的直觉,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更侧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把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教材中美的形象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融和理性的判断,细细去体会,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文章,教师应相应地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阅读时融入理性的判断。又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学生往往只看到表面???雪景的壮观,而不能理解深层的含义,这时教师就要点拨,让学生细细观察渔翁,使学生理解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位渔翁竟然不怕寒冷,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从而产生对渔夫的敬意,达到审美的目的。

(四)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在语文教学中这一客观事物指的就是情感的载体?教材,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情感作用,运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的感染力量,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课堂频频发问:“你们说美不美?”“你们喜不喜欢?”“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类现象,笔者以为在美育中是值得深思的,良好的审美过程,恰恰是心灵深处的激荡,要求人们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何况是小学生呢?

《文心雕龙》中“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教师应通过指导在学生眼前勾画出一幅形象的图画:大泉汩汩而流,小泉如珠花碎玉,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去欣赏、调动学生自身情感因素,从而获得艺术的美感,而不是告诉学生大泉如何、小泉如何。又如教学《我是你的儿子》一文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学生脑海中再现焦裕禄冒风雪,顶肝痛,挨村逐庄,访贫问苦,给贫苦百姓送温暖的画面,并联系文中焦裕禄的语言“我是你的儿子”使学生看到了愿做劳动人民的儿子,为人民群众竭力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

四、语文美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一)教学结构要系统化

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和课程的总目标有机统一,教师应对学年、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个预先规划,每一单元要突出重点,每一课时都要设计完整严密,千万不可上到哪里就哪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一课时的内容无法完成,也要

进行巧妙的过渡,并在下一课时及时、合理地解决好。

教学结构的系统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美的教育。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稳定

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如教学《景山公园》一课,教师可以开门见山:“让我们跟着文中的小朋友去神游景山公园,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教学《大海的歌》可采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动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可采用渲染情境的方法,教师用低沉的语调再现1976.1.11日首都人民扶老携幼送别总理灵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悲”的美。

(四)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一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促的。教师语言的节奏感还体现在目标处理时,在讲授重点和深奥之处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在一些容易之处,可加快语速。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

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由于文章文字浅显,教师没有必要在理解内容上花大时间,可抓住重点句讨论“但是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那种人”指什么人?“我”为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我”为什么要永远照顾小利比?这样的教学显然比逐段讲解分析要科学,着眼于整体、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思维辐射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间,又如教学《白杨》一文,这篇课文以象征的手法,歌颂祖国边疆的建设者扎根于那块土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文中有重点语句,教师可抓住这些句子细细品味,白杨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课文仅仅是在写的白杨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快地将白杨与建设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就能很好的把握节奏,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白杨”这一形象的美。

3、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

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五)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

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或庄,或谐,或抑,或扬,使每个学生感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如坐春风,同时还要分散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课堂精神环境美,指的是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配合默契,融于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如教学《船过三峡》一文,在介绍三峡美丽、壮观的风光时让学生看录像,使他们真正的领略山之奇: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水之急:江水在群山中七拐八弯,左冲右撞;船之险: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同时让学生听配音朗读,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诗的境界,陶醉在美的氛围中,达到审美的目的。又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能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七)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阅读欣赏

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若干篇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只读课本,不广泛涉猎是不够的。课内是流,课外是源,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颂读,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教师可利用课堂前5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

(八)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

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如一次习作训练,教师发现校走廊上一棵盆景树,最近突然病了,叶子枯黄,细枝条无精打采地垂着,而同样办公室里的那盆却葱绿得很,于是组织学生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七嘴八舌,教师引导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不易死的植物,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非要调查个水落石出,经过一周的调查,大家认为这棵树是他们害死的,是在无意中害死了小树,这时教师便请同学创作《一棵小树的死》一文,在深刻的体验中,同学们受到了美的教育,也明白了应该关爱身边的生命,不要漠视它们的存在。又如在教学《春》后,结合班级同学爱看古诗,读古诗的特点,请同学写赞美春天的诗并登上讲台颂读,有同学写道“细雨蒙蒙雾重重,鸟语声声隐此中。东风拂面不觉寒,春光一现有几何?”,“一恍神州春来到,去年燕子今出巢。天南地北种青草,闲时喜听春雨闹”,“冬雪残去春风来,万顷天空一片蓝。虽说柳枝未出芽,其实春气早已到”虽然这些同学的诗作在遣词上,意境上都显得相当稚嫩,但学生看到自己写的诗还是很满意,因为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美。

参考资料:

?浙江省教委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张相轮钱振勤《教学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范文第4篇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中美育得到了全面的阐述: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

一、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美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笔者以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如《春》、《台湾蝴蝶甲天下》、《火烧云》、《万里长城》、《黄山奇石》等。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之美,《忆铁人》体现风尚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体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如《火龙出水》、《会说话的灯》、《意想不到的灾害》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教师只从抽象的理性的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小学生很快丧失兴趣,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

二、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形象性

语文美育是以展示课本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或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严守纪律的,聪明可爱、机智勇敢的雨来等。

(二)情感性

文学作品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描写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学时应把握李白当时的心情,层层推进,以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识,从而受到感染,领悟诗意。

(三)愉悦性

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对丑陋的现象产生痛恨,愤怒与不满的情绪反应,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创设和谐,欢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主动走进文章,而不是牵着学生去分析字词句。

三、语文美育的审美心理要素

(一)审美感知

感知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感知语言文字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开端,学生在对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发现美,在大脑中描摹作品的形象,体味文中美的章节,产生一定的审美价值,如在教学朱自清《春》一文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通过感官去感受朱自清所描绘的春天的“山”、“水”“花”、“草”、“风”“雨”,从而产生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二)审美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部和外部复杂而有系统的反映,儿童的想象力量相当丰富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想象来再现教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及生活场景,从而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产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篇》)的效果。自觉的审美教学操作在教学目标中同时认定审美目标,如在教学《忆铁人》,可抓住文中的第一部分“铁人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接待站”及最后一句“夜深了,铁人还在那里辗转反侧”展开想象,想象人们是如何找铁人谈心?铁人又是如何对待的?想象铁人在想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从中领悟到铁人的好品质,从中体会到风尚之美。

(三)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审美活动从感知,想象发展到审美理性阶段的心理活动,是理性的直觉,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更侧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把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教材中美的形象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融和理性的判断,细细去体会,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文章,教师应相应地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阅读时融入理性的判断。又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学生往往只看到表面———雪景的壮观,而不能理解深层的含义,这时教师就要点拨,让学生细细观察渔翁,使学生理解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位渔翁竟然不怕寒冷,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从而产生对渔夫的敬意,达到审美的目的。

(四)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在语文教学中这一客观事物指的就是情感的载体—教材,教师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情感作用,运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的感染力量,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课堂频频发问:“你们说美不美?”“你们喜不喜欢?”“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类现象,笔者以为在美育中是值得深思的,良好的审美过程,恰恰是心灵深处的激荡,要求人们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何况是小学生呢?

《文心雕龙》中“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教师应通过指导在学生眼前勾画出一幅形象的图画:大泉汩汩而流,小泉如珠花碎玉,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去欣赏、调动学生自身情感因素,从而获得艺术的美感,而不是告诉学生大泉如何、小泉如何。又如教学《我是你的儿子》一文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学生脑海中再现焦裕禄冒风雪,顶肝痛,挨村逐庄,访贫问苦,给贫苦百姓送温暖的画面,并联系文中焦裕禄的语言“我是你的儿子”使学生看到了愿做劳动人民的儿子,为人民群众竭力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

四、语文美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融入文章去感悟文章的内涵。

(一)教学结构要系统化

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和课程的总目标有机统一,教师应对学年、学期的语文教学作一个预先规划,每一单元要突出重点,每一课时都要设计完整严密,千万不可上到哪里就哪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一课时的内容无法完成,也要进行巧妙的过渡,并在下一课时及时、合理地解决好。

教学结构的系统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美的教育。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稳定

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如教学《景山公园》一课,教师可以开门见山:“让我们跟着文中的小朋友去神游景山公园,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教学《大海的歌》可采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动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可采用渲染情境的方法,教师用低沉的语调再现1976.1.11日首都人民扶老携幼送别总理灵车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悲”的美。

(四)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一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促的。教师语言的节奏感还体现在目标处理时,在讲授重点和深奥之处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在一些容易之处,可加快语速。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

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由于文章文字浅显,教师没有必要在理解内容上花大时间,可抓住重点句讨论“但是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那种人”指什么人?“我”为什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我”为什么要永远照顾小利比?这样的教学显然比逐段讲解分析要科学,着眼于整体、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思维辐射做到主次分明,疏密有间,又如教学《白杨》一文,这篇课文以象征的手法,歌颂祖国边疆的建设者扎根于那块土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文中有重点语句,教师可抓住这些句子细细品味,白杨的样子是怎样的?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课文仅仅是在写的白杨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快地将白杨与建设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就能很好的把握节奏,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白杨”这一形象的美。

3、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

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五)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

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或庄,或谐,或抑,或扬,使每个学生感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如坐春风,同时还要分散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课堂精神环境美,指的是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配合默契,融于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如教学《船过三峡》一文,在介绍三峡美丽、壮观的风光时让学生看录像,使他们真正的领略山之奇: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水之急:江水在群山中七拐八弯,左冲右撞;船之险: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同时让学生听配音朗读,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诗的境界,陶醉在美的氛围中,达到审美的目的。又如教学《海底世界》一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能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七)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阅读欣赏

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若干篇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只读课本,不广泛涉猎是不够的。课内是流,课外是源,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颂读,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教师可利用课堂前5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

(八)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

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语文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如一次习作训练,教师发现校走廊上一棵盆景树,最近突然病了,叶子枯黄,细枝条无精打采地垂着,而同样办公室里的那盆却葱绿得很,于是组织学生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七嘴八舌,教师引导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不易死的植物,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非要调查个水落石出,经过一周的调查,大家认为这棵树是他们害死的,是在无意中害死了小树,这时教师便请同学创作《一棵小树的死》一文,在深刻的体验中,同学们受到了美的教育,也明白了应该关爱身边的生命,不要漠视它们的存在。又如在教学《春》后,结合班级同学爱看古诗,读古诗的特点,请同学写赞美春天的诗并登上讲台颂读,有同学写道“细雨蒙蒙雾重重,鸟语声声隐此中。东风拂面不觉寒,春光一现有几何?”,“一恍神州春来到,去年燕子今出巢。天南地北种青草,闲时喜听春雨闹”,“冬雪残去春风来,万顷天空一片蓝。虽说柳枝未出芽,其实春气早已到”虽然这些同学的诗作在遣词上,意境上都显得相当稚嫩,但学生看到自己写的诗还是很满意,因为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美。

参考资料:

·浙江省教委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张相轮钱振勤《教学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范文第5篇

1.学习环境层面,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学生不会说完整的话,说话越来越简单,并且说话不条理,缺乏逻辑性。而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学习环境来看,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要素构成,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可从目前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看,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学习环境。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但由于课程内容重且难,考试压力大,真正用于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机会很少。而学生的业余时间也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占据,很少有参加社实践的机会,自然也就缺少口语交际的机会。再加上社会环境中语言污染严重,形成了不良的导向,如网络语言的杂乱就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从家庭因素来看,因多数不良的说话习惯在学龄前就已形成,到学校后纠正起来困难很大。一些家长或因工作忙,或因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甚至自己就有许多不良的说话习惯,从而疏忽了家庭教育。

2.学习心理层面,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许多孩子存在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差、自卑、胆怯、顾虑、紧张,这些都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孩子是因为从小胆子就小,或已经具有了自卑的心理定势,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些孩子是因为自尊心强,怕回答问题出错,别的同学笑话,不敢回答问题。

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口语交际能顺利进行,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3.教材设计层面,缺乏口语交际情境,训练与生活脱节

据绝大部分老师反映,新课程改革之后,课程内容太多、太难,又因为课时少,教师疲于完成进度,应付各级各类测验、考试,许多必要的训练,包括字词的实际运用、课文的深入理解以及语言表达的训练很多时候被压缩掉了,课文中的很多词学生不会具体运用,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也是少之又少。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中缺少必要的运用口语进行交际的情境。

另一方面,教材中有些口语交际训练过于理想化,与现实生活脱节。现在的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多是在“语文园地”和课文中向课外拓展的那一部分,比如这个单元的内容都是有关动物的文章,那就在单元教学临近结束时让学生谈一谈有关小动物的故事。想法是很好的,但口语交际是现想现说,要求思维敏捷、反映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考虑好说话的内容,选择好语句。而小学生由于思维跟不上语言的进展速度,讲不了几句就卡壳了,或是前言不搭后语、结巴、停顿,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4.教学方法与评价层面,教学针对性不强,尚未建立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